欢迎您进入BuGuHealth官方网站,联系我们
脊柱是怎样一个一个连接起来的
我们已经知道了脊柱不是一整块完整的骨头,而是由许多小块的椎骨组成的了。那么,这么多块小骨头是怎么联结在一起的呢?没有胶水把它们粘在一起,它们不会散架吗?当然啦,它们确实不是用胶水粘在一起的,但是有一些结构帮助它们联结在一起,甚至起到了比胶水更厉害的粘合作用。
这些结构主要包括三种:椎间盘、韧带和关节。
除第一、二颈椎间联结和骶、尾骨的联结外,椎骨间的联结可分为椎体间联结和椎弓间联结两大部分。
椎体间联结:椎体间联结的结构包括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
椎间盘
~位于第二颈椎至第一骶椎每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成人一共有23块,占脊柱全长的1/4。
~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组成。“髓核”是白色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体物质,含水量达80%左右,它就是我们所说的比胶水还厉害的东西之一。包裹住髓核的是“纤维环”,顾名思义,它是环形的,是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纤维软骨。
~“坚韧而又富有弹性”是椎间盘最突出的特点,它就像块“橡皮糖”,受力时可产生形变,压力消除后又可以恢复原状。平常我们拧螺丝时,经常要在螺丝下面垫一个橡胶的垫片,目的是缓冲,减少震荡。椎间盘就好比这块橡胶垫片,它承受并均匀分配椎体间的压力,吸取震荡,减轻冲击,保持脊椎的弹性和稳定性。胎儿时期纤维环和髓核的水分含量分别为80%和90%,30岁时分别降至60%和75%,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的含水量会逐渐减少,这使它的弹性也逐渐降低,功能也没有年轻时那么强大了。
脊柱韧带有五条,三长两短。三条长的韧带,包括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棘上韧带。两条短的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
棘上韧带是在棘突间后面的骨突,能够触摸得到,所以有时候在韧带劳损的情况下,我们会局部有压痛。它的主要的临床意义是腰部穿刺的时候,可以由外向内依次经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然后到达硬膜外腔。
前纵韧带
是全身最长的韧带,很坚韧,能承受150千克的拉力,紧贴在椎体的前面,与椎间盘和椎体的边缘联结牢固,像条带子一样从前面把各个椎骨和椎间盘绑在一起。
后纵韧带
细长而坚韧,位于椎体后缘,构成椎管前壁的一部分,与前纵韧带一样,后纵韧带像带子一样从后面把各个椎骨和椎间盘绑在一起。但是后纵韧带在宽度和强度上都不如前纵韧带,尤其是处在腰部的后纵韧带更为薄弱,所以相比起来,腰部的椎间盘也更容易从后面被挤出去,变成我们耳熟的一种疾病——“腰椎间盘突出”。
椎弓间连接
椎弓间联结的结构包括上、下关节突关节和黄韧带、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上下关节突关节是微动关节,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椎骨之间只能做微小的运动。但是因为椎骨很多,即使相邻的椎骨运动范围很小,但是各椎骨之间运动的总和使脊柱的运动范围变得很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自如地做向前后左右弯腰、转头的动作。
黄韧带联结相邻椎骨的椎弓,横突间韧带联结相邻椎骨的横突,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联结相邻椎骨的棘突。韧带就像是给一棵参天古树周围增加的几道加固绳索,它对脊柱的稳定性起到了加强作用。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比较特殊的骶骨和尾骨,它们两者又是怎样联结在一起的呢?答案是它们之间借软骨相联结。
骶骨(sacrum)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分骶骨底、侧部、骶骨尖、盆面和背侧面,呈倒三角形,构成盆腔的后上壁,其下端为骶骨尖,与尾骨相关节,上端宽阔的底与第5腰椎联合形成腰骶角。骶骨盆面凹陷,背侧面后凸,以增加骨盆容量。骶骨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长而窄,女性短而宽,以适应女性分娩的需要。
总结:
人类脊柱由3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10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