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BuGuHealth官方网站,联系我们

妇产康复---盆腔结缔组织-筋膜
作者:布骨产后恢复中心   时间:2020-04-19   浏览:7939 次

布骨医学科普

盆腔筋膜 

骨盆筋膜为腹内筋膜向下直接延续的一部分,位于盆部腹膜与盆膈之间。覆衬盆壁的内面及盆底,并延续包被盆腔脏器、血管和神经,形成它们的鞘、囊和韧带,对盆内脏器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盆筋膜分为盆壁筋膜、盆膈筋膜和盆脏筋膜(图1-3-7,图1-3-8)。 

盆腔筋膜

(1)盆壁筋膜: 

又称盆筋膜壁层,即被覆于盆壁和盆底肌的筋膜。上与腹内筋膜相延续,从耻骨联合后面至坐骨棘之间的筋膜显著增厚,形成肛提肌腱弓。盆壁筋膜按其覆盖的部位不同有不同名称。 

1)骶前筋膜: 

覆盖于骶骨前面的部分称骶前筋膜(又称Waldeyer筋膜),位于直肠筋膜鞘与盆膈上筋膜之间,扩展于两边的盆筋膜腱弓,向下延伸至肛管直肠结合处,与直肠筋膜鞘相融合。此筋膜与直肠筋膜鞘之间,充填有疏松结缔组织,即形成直肠后隙,容易钝性分离。骶前筋膜与骶骨附着较紧密,其间有骶前静脉丛。因此,在分离直肠后方时,应在骶前筋膜与直肠筋膜鞘之间进行,而不应该将骶前筋膜从骶骨前面剥离,否则极易撕破骶前静脉丛,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 

2)梨状肌筋膜:

 覆盖梨状肌内表面的部分为梨状肌筋膜。该筋膜比较薄弱,延伸至臀区。前续闭孔筋膜,后附于骶前孔周缘,并与骶神经鞘相连,向下终止于盆膈上筋膜。 

3)闭孔筋膜: 

闭孔内肌内表面的部分为闭孔筋膜。该筋膜附着于弓状线后部及闭孔缘,向上与髂筋膜延续,向后与梨状肌筋膜相连。从耻骨体盆腔面至坐骨棘之间的闭孔筋膜呈线性增厚称为肛提肌腱弓,为肛提肌和盆膈上、下筋膜提供起点和附着处。闭孔筋膜在腱以下的部分比较薄,构成坐骨肛门窝的外侧壁,附着于坐骨结节、坐骨支及耻骨降支的内面。 

 

(2)盆膈筋膜:

覆盖于盆膈肌上、下面的盆筋膜,分别称为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两筋膜与盆膈肌共同构成盆膈。

 1)盆膈上筋膜: 

是盆壁筋膜向下的延续,覆盖于肛提肌和尾骨肌表面的筋膜,其上方起于肛提肌腱弓,前方附着于耻骨体盆面,后方与梨状肌筋膜和骶前筋膜相延续。在耻骨体后面两侧盆膈上筋膜内侧缘与耻骨膀胱韧带相融合。盆膈上筋膜移行到盆腔内脏器周围,形成盆脏筋膜,并与盆腔脏器的肌纤维会合,分别形成相应的韧带,对盆腔脏器有较强的支持作用。 

2)盆膈下筋膜: 

盆膈外筋膜,覆盖在肛提肌和尾骨肌的下表面,是臀筋膜向会阴区的直接延续。盆膈下筋膜到达尿生殖三角后缘处分为两层,即尿生殖膈上筋膜和尿生殖膈下筋膜。前端附着于肛提肌腱弓,向前下与尿生殖膈上筋膜相延续,后方与肛门外括约肌的筋膜相融合,构成坐骨肛门窝的内侧壁。 

 

(3)盆脏筋膜: 

又称盆筋膜脏层或盆内筋膜,是包裹在盆腔内各脏器及血管、神经束周围的结缔组织膜,为盆膈上筋膜向脏器表面的延续,是介于骨盆腔腹膜之外、盆膈之上和盆壁筋膜之间的结缔组织膜,在盆腔内脏器穿经盆膈和尿生殖膈时,由盆壁筋膜向上返折,呈鞘状包裹盆腔器官,形成该器官的鞘或包膜,使其相对独立。盆脏筋膜包绕在一些容器经常变化的器官(如膀胱、直肠)周围的筋膜比较薄而疏松,如膀胱筋膜(鞘)和直肠筋膜;而包围在体积较为恒定的器官周围,筋膜则坚韧厚实,有些增厚形成韧带,如耻骨膀胱韧带、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等,这些韧带起着维持脏器位置的作用。 

 

在盆腔内相邻两脏器之间、盆内脏与盆壁之间盆脏筋膜形成4个筋膜隔,分别位于膀胱的前面、膀胱与直肠之间、阴道与直肠之间和直肠的后面。盆脏筋膜在阴道与尿道之间形成尿道阴道隔;在子宫颈和阴道上部的前方与膀胱底之间为膀胱阴道隔;在直肠与膀胱之间形成直肠膀胱隔;在直肠与阴道之间有一冠状位的结缔组织隔称直肠阴道隔,向上附着于子宫直肠陷凹,下达盆底,两侧附着于骨盆侧壁。上述筋膜隔向上分别达直肠子宫陷凹、直肠膀胱陷凹、膀胱子宫陷凹等处的腹膜,向下续于盆膈上筋膜。 


文献 

[1]雒树东,高振平.医用局部解剖学. 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李文生.局部解剖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3]邵水金.局部解剖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4]杨桂姣,付升旗.局部解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罗学港.人体解剖学:下册(局部解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王怀经,张绍祥.局部解剖学.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7]张绍祥,张雅芳.局部解剖学.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8]刘树伟,杨晓飞,邓雪飞.临床解剖学(腹盆部分册).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9]朱兰,朗景和.女性盆底学.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10]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 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