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BuGuHealth官方网站,联系我们
足底筋膜炎又称为跖腱膜炎是由于足底筋膜长期承受应力刺激,当负荷超过其承受能力,就会引起足底筋膜的慢性劳损,从而导致足底筋膜炎的发生。严格来讲它是一种退行性改变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炎症。主要表现为晨起下床脚跟着地时疼痛最为明显活动后缓解,疼痛部位在脚后跟靠内侧处。
足底筋膜炎的诱因
1、生理因素:足弓异常如患有扁平足 、高弓足等。
2、肥胖和内分泌因素:多余的体重会给足底筋膜带来较大的压力;糖尿病等内分泌因素亦可诱发足底筋膜炎。
3、职业因素:如教师、警察、芭蕾舞演员等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职业。
4、特定的运动:如长跑、长时间行走和爬山等。
足底筋膜炎的临床表现
1、最典型症状为早晨醒后下床,脚落地时,脚后跟部疼痛最为明显,走动一会儿后疼痛会有所缓解。
2、休息一段时间,例如看电影、久坐后,或者脚在不负重一段时间后,站起行走的前几步出现隐隐作痛。
3、疼痛的具体位置是在脚后跟靠内侧处,这里恰恰是足底筋膜从脚后跟发出的起点处,偶尔也有患者会反映疼痛在足底中部。
4、患者在充分活动后,例如行走或跑步后,脚后跟部疼痛减轻,但是在长距离跑步后,可能再次出现疼痛甚至被迫停下脚步,还有患者夜间脚后跟部疼痛会加重。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一,采取的治疗方法会有所不同。目前临床上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口服药物、理疗(冲击波和电疗高频)、冰敷、按摩、佩戴功能矫形鞋垫等。若患者经过休息、药物以及理疗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进行局部封闭治疗。
绝大多数患者无需考虑手术治疗,只有在尝试各种保守治疗一年以上无改善且影响生活质量,以及疼痛症状十分严重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为足底筋膜松解术。
足底筋膜炎的预防
一、足底筋膜的运动疗法:
1、足底筋膜按摩运动:用大拇指上下按压脚掌前后端的足底筋膜,按压程度以感觉足底微酸即可。此按摩可舒缓筋膜紧绷。或取网球(或泡沫轴)放于足底,脚面与地面平行,缓慢负重用前足挤压网球(或泡沫轴),顺势向后滚动到足跟部。往复运动,力度循序渐进且缓慢。按摩数分钟后以足底发热,微痛为宜,本动作可放松足底筋膜和肌肉,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2、足底筋膜自我牵拉运动:足部放松,一手固定脚跟,另一手握住脚趾,用力将脚趾向上扳至筋膜感到拉扯感为止,持续数秒。此动作可舒缓筋膜紧绷,增加筋膜弹性。或采坐姿,膝盖伸直,然后拿一条毛巾置于脚掌前端,双手分别握住毛巾两侧,向内用力拉至筋膜有感觉到被拉扯为止,一样每次拉扯后停留数秒。
二、加强筋膜组织弹性和整体肌肉力量练习:
1、脚趾抓毛巾:足部固定仅用足趾用力向后抓毛巾,力度适中锻炼后有足部微酸发热为宜。此法加强足底肌肉力量。
2、腿部前群的肌肉:两腿开步与肩同宽,可靠于墙,身体正直目视前方。垂直下蹲,
注意膝垂直脚面,不过脚尖,重心放于足中部。静蹲待大腿前侧酸痛为宜。
3、腿部后群的肌肉:脚踝放沙袋,左腿站直右腿屈曲,数次大腿后面微酸为宜,左右交换练习。前后肌群力量同时加强才能达到整体的锻炼效果。
4、提踵锻炼:双腿并拢同时踮起脚尖,维持数秒后落下;也可采取单脚练习增强小腿三头肌的力量。
5、臀部的力量:双手双腿撑于床上腰部与床面平行。右脚踝绑沙袋,屈腿脚面于床面平行,臀部发力垂直将右脚伸向天花板,维持数秒后重复该动作至微酸,左腿如此法练习以达到平衡。
三、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生活中要避免穿高跟鞋注意选择合适、舒适的鞋子,根据不同运动方式选择专业的运动鞋。运动时的肌贴绷带等可以减少足部的压力和限制过度活动。
2、控制体重:体重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全身的重量都要经由足部来承受;如果能控制体重的话,相对的足部负担就会变少。
3、增强足部周围韧带的力量练习,增强关节稳定性,避免足部关节过松。
4、避免超负荷作业:长时间站及坐造成小腿腓肠肌过紧;避免硬地面长时间长跑或蹬踏等动作,学会间歇运动。长时间运动或行走后注意及时放松足部。
5、每晚热水泡脚及按摩,加强足部的血液循环。
—END—
推荐阅读
布骨康复医疗中心物理治疗师均为物理治疗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均获得卫健委医疗资格认证,合法行医。More...
他们在许多领域都有专业知识,包括骨科术前术后康复,下肢力学及足踝康复、矫形鞋垫技术、产后恢复,脊柱侧弯矫正,肌骨疼痛、运动医学、手法治疗、矫形学和个人体能训练等方面具备较好的实践经验。More…